华宇娱乐
关于华宇

你的位置:华宇娱乐 > 关于华宇 > 78岁陷入黄昏恋,82岁跳楼自杀,一代文豪的死因究竟是什么?

78岁陷入黄昏恋,82岁跳楼自杀,一代文豪的死因究竟是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2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前言

“一代文豪,有名的大作家啊,怎么就这么想不开,跳楼自杀了呢?”

中国现代史上最有才情的作家之一,生命的最后却以自杀了结。他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,又为何会自杀身亡呢?

一、重病自杀的大作家

1996年12月12日,冬天一个普通的夜晚,世界回归到一片沉寂,此时医院的一个病房内,躺着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,黑暗中他睁大了眼睛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老人扭头看了一眼窗外,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,他悄悄地走下病床,打开窗户,呼吸着窗外凛冽的空气,突然像恢复了年轻时的力气,直直的从六楼一跃而下。

病房门因为窗户打开的缘故,被风吹开,护士发现的时候,除了敞开的大门和窗户,就是病床上叠的整齐的衣服,床头还放着一沓报纸,病人却不见了……

徐迟死的消息,在第二天就震惊了整个文坛,时至第五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之际,文联委员李传峰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,心里也是咯噔一声,当他赶到医院的时候,病房里已经站满了人。窗户敞开着,窗框都被掰得变了形。冷风从外面刮进来,吹得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冷哆嗦。

怎么会这么突然,徐迟居然离开的这么毫无征兆,旁边有人开口道“徐老一生热爱生命,那么开朗,热情的一个人,怎么就这么想不开了呢?”

“肯定是因为那个女人,是她害了徐老师!”众人对于他的死讯都很意外,而死因也是众说纷纭,好像还牵扯到一个女人,这个女人是谁,二人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,致使徐迟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
二、江南才子徐迟

1914年,徐迟出生在浙江南浔镇,从小就在江南水乡里浸染的他,骨子里不仅有温文尔雅,还有独一份的浪漫。徐迟学习很好,尤其酷爱文学,各种诗集名著,都是他小学时期最好的启蒙书,1927年,考入南浔中学的他,这里的图书馆,比小学时候只能从老师那里借来的书籍要多得多,徐迟在知识的海洋里,快乐的遨游着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读到了早期白话诗人徐玉诺的诗集,一本《将来之花园》深深的吸引了徐迟的目光,他第一次发现,原来那些缱绻复杂的诗文,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它们的美,这更加激发了他对诗的热爱。这一年的秋天,徐迟全家搬家,来到上海定居。

到了新环境的他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,上海的发展比浙江那个小镇要快得多,很多先进思想的文人墨客都在这里,学校里的活动也比之前多很多,在一次油画展上,他认识到在上海的第一个文学朋友,徐志摩。

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,在很多杂志上都发表过自己的文章,当时的他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,而徐迟就读的学校,刚好是光华大学附中,两人在学校画展相遇之后,彼此相谈甚欢,两人都姓徐,说起来算是本家,徐迟在诗文方面的很多问题,都有徐志摩的指导。

十八岁那年,徐迟借读在燕京大学,并在入校之后在学校的月刊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散文《开演之前》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全校的轰动,他也因此成为了燕大的文学才子,这之后他又继续发表了译诗《圣达飞之旅程》,以及在《矛盾》《时代画报》等发表过一些诗和散文,因此结识到更多的文学作家,与施蛰存等其它现代派作家都有来往。

1936年,徐迟作为伴郎,参加了戴望舒的婚礼,这之后协助他和诗人路易士一起创办了《新诗》杂志,还曾与戴望舒,叶君健合编英文版《中国作家》,协助郭沫若编辑《诗原》月刊。可以说,他在当时的文坛左右逢源,人缘极好。曾有人评价他“天生就是位诗人”。

三、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

事业上顺风顺水,情场上的徐迟也经历过几段不同的爱情。

17岁那年情窦初开,女孩清纯的脸庞,抬头对视时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,深深的吸引徐迟的目光,他的心为之怦怦跳动,两人在学校的诗集社相识,志同道合之下,他以为那是真正的爱情,终于他鼓起勇气,勇敢地表白并得到同意,坠入爱河的他们只顾着眼前的甜蜜,却忘记了现实的残酷。因时局动荡,徐迟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了家乡,那时车马很慢,书信只够爱一人,距离成为两人之间最大的羁绊,信中甜蜜的文字逐渐演化为分手的残酷结果。

第一次爱情结束之后,徐迟有些消沉,就在这时,他的第一任妻子出现了。

1935年,21岁的徐迟在母校南浔中学教书,这年夏天,他给暑假英语补习班代了一节课,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陈松,路上他给学生们讲了一段希腊爱情故事,当他讲完看向台下的学生时,一个眼睛亮晶晶的女孩吸引了他的注意,在徐迟后来的回忆中,他写道“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眼睛,我惊奇的发现,她是我见过这些少女们,最灵动的一个。”

这次之后,两人再见面已经是第二年的冬天了。1936年2月,早春的清晨,徐迟正在学校的操场上散步,正在低头边走边沉思的时候,一阵女生欢快的笑声传入到他的耳朵,他回头一看,竟是课堂上的那个女学生“我猛然又看见了她,而立刻心上怔住了,这样美丽的笑的乐音,听得人毛孔畅通,连气流也被感染得欣欣然”徐迟再一次沉醉其中,他承认,他再次怦然心动了。

回去之后,徐迟将这次美丽的邂逅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,这之后的每一天,他的日记中都会出现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孩,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十天,日记越写越多,内心的爱意也越来越浓烈,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爱意和躁动,主动找到陈松以后,他将手里的日记本交给她,表明自己的心意。

17岁的陈松翻看着眼前的日记本,每一张每一页上都诉说着男人的爱意,她的脸越来越红,在看完全部的内容之后,她害羞的抬头跟眼前的男人说“我从来不知道,你竟然是这样想的”徐迟听完急忙问“那你呢,你是怎么想的?”

陈松又一次害羞的低下头,两人围着操场开始散步,一圈又一圈,谁也舍不得先提分开。就这样一直到黄昏时分,两个人的手不知何时,已经紧紧地牵在了一起“我们不需要再说什么,我们将永不分离了。”

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,并在一个月后在报纸上刊登了他们订婚的消息,1937年元旦,在家人和朋友的见证下,徐迟和陈松正式结为伴侣,此后在长达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中,二人伉俪情深,妻子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家庭上,孕育儿女操持家务,在这样的后盾支持之下,徐迟在事业上继续前进。

在诗歌上,他出版了《二十岁人》《诗歌朗诵手册》《共和国的歌》;在译作上,他翻译了《瓦尔登湖》《荷马史诗》《托尔斯泰传》《草叶集》等;在报告文学上,徐迟的写陈景润的《哥德巴赫猜想》、李四光的《地质之光》、周培源的《在湍流的漩涡中》、蔡希陶的《生命之树长绿》等作品,更是开启了报告文学的先河,数学,物理,文学,各个领域的报告文学,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徐迟是中国第一位将希腊文版本的《荷马史诗》翻译成汉语诗体的人,这在中国文学史上,具有着开创性的意义。

四、爱妻去世多年再遇黄昏恋

徐迟的事业蒸蒸日上,和妻子携手走过五十年的光阴,尽管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,但两人的感情依旧甜蜜,也许是上天也嫉妒这对恩爱的恋人,1985年,陈松因为癌症去世,永远的离开了她的爱人。一切都来的太快,太意外,葬礼上,徐迟简直痛不欲生,他写下了悼词《挽陈松》“彼岸有什么可怕呢?有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啊……”

爱人走后,徐迟几年都没有创作,他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,俗话说人在越脆弱的时候,越容易被攻陷,一个叫陈彬彬的女人突然出现,在他的生活中,并开始疯狂的追求他。

和陈彬彬的相识是在一场座谈会上,那是1989年的时候,徐迟已经75岁,而陈彬彬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学教师,宴会结束后,她就化身成了老徐的小迷妹,此后,他去哪,她就跟到哪,她以请教写作为由,写信、打电话、甚至登门拜访徐迟,用各种方式和他接触,诉说自己的感情,徐迟从一开始的拒绝,到后来的接受“她太热情了,我怕是逃不过这一关了。”

1992年,78岁的徐迟和陈彬彬步入婚姻的殿堂,开启了这段不被众人看好的黄昏恋。就在他以为晚年时能有一个安稳的家庭和陪伴时,陈彬彬暴露了她的真实面目。她爱的不是徐迟这个人,而是他的名字所能带来的荣耀,徐迟无心再参加各种活动,抛头露面,而陈彬彬却总是怂恿他参加各种聚会,电台采访等,并一同前往,她是个爱出风头、爱热闹的女人,只要有“溜须拍马”的场合,她都想要拉上原本深居简出的徐迟一同前往,这样记者们也会去采访她,使她脸上有光。

相恋的第二年,徐迟带陈彬彬去了广东惠阳的国际华人笔会,进入会场后,陈彬彬没在邀请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,便愤怒地将整份名单撕了个粉碎。在和作家们的谈话中,陈彬彬的话语经常比徐迟还多,多到让大家尴尬,更让徐迟尴尬。

这段感情,对徐迟来说只有奉献没有回报,而陈彬彬彻底沉溺在物质与精神带给自己的双重享受中无法自拔,两人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,不同的思想观念注定他们不会幸福,各种小事汇集在一起,矛盾渐渐被激化,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分开。1994年,两人终于登记离婚。

这之后的徐迟一直受血压不稳、支气管炎、肠胃疾病的困扰,他本人又十分痴迷于电脑,久坐更让他的身体产生不适,他想要的生活,身体已经没办法给了。1996年,徐迟身体状况恶化,住进医院,随即被诊断为老年躁动症,子女们之前在陈彬彬的挑拨下离开了他,如今也都回到了他身边,然而,徐迟还是深陷于抑郁,他常常跟朋友提及孤独,甚至说到了自杀。一次,他在一张废纸片上,用英文写下一行字,大意是:“走意已坚,谁能劝我,谁能救我?”

去意已决,再多人的阻拦都没有用,1996年12月12日深夜12点,徐迟从病床上起身,悄悄走出阳台门,推开窗户,之后一跃而下,像一只蝴蝶,飞出窗外,到黄泉彼岸寻找他的爱妻,两人团聚去了。

总结

关于徐迟的死因,社会上众说纷纭,有人说他是因为受不了疾病的困扰,有人则把原因归结在他的第二段感情上,然而无论起因如何,这位文学巨匠体面的离开,也算是给自己的一种解脱吧。